• 索 引 号: SM03510-1100-2025-00019
  • 备注/文号: 永减委办〔2025〕2号
  • 发布机构: 永安市应急管理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5-04-29
永安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
永减委办〔2025〕2号
来源:永安市应急管理局 时间:2025-04-29 15:47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今年5月12日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5月12日至18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根据《三明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的通知》(明减办〔2025〕2号)要求,现就做好我市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围绕主题,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各乡镇(街道)及市减灾委成员单位要紧紧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这一主题,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和宣传阵地,通过举办安全知识讲座、专家授课、发放宣传资料、应急演练观摩等,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开展防灾减灾培训和宣传活动。要突出灾害信息员、护林员、社区网格员、社会应急志愿服务队伍等基层重点培训对象,强化灾害信息报送、监测预警、隐患辨识、避险转移、救灾救助等实务培训,不断提高基层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要向社会公众普及防暴雨、防洪涝、防地震、防溺水、火灾逃生等灾害防范应对基本知识,特别是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要丰富科普宣传教育载体,通过安全文化主题公园、电子显示屏、公益短信、微信微博公众号、新闻媒体直播等开展防灾减灾科普宣传,不断扩大防灾减灾科普宣教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广大群众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安全知识教育,增强安全意识,营造“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氛围。 

  二、突出重点,开展隐患排查整治 

  市减灾委成员单位要突出涉灾重点领域、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组织人员对我市公路、铁路、水利水电、市政和城市交通、电力、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和设置在城市地下空间、高陡边坡、填方路基、地灾隐患点、堤坝等周边的重要设施开展涉灾风险隐患排查,动态更新重大基础设施涉灾风险台账,督促高速公路、铁路、水库、电力线路、隧道、桥梁等重大基础设施运营管理单位落实主体责任,及时整治安全隐患。各乡镇(街道)要依托基层网格化管理,指导村(社区)深入开展燃气、消防、电动车充电等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涉灾安全风险排查,及时发现风险隐患并制定针对性措施,及早处置。 

  三、做好防范,健全应急响应机制 

  各乡镇(街道)及市减灾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要健全应急响应机制,重点针对城市内涝、地质灾害、山洪、地震等灾害以及火灾、燃气泄漏等突发灾害事件,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工作手册和行动方案,进一步规范各类灾害的应对处置程序,确保责任明确到人、落实到位。同时,要教育引导不同社会主体和家庭个人储备基本应急物资和防灾减灾与救生避险装备,推广使用家庭应急包。要做好预警和避险转移准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自媒体等新技术手段和大喇叭、吹哨子等传统手段,推动预报预警信息多渠道精准传达到基层一线,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提前果断转移避险,全力以赴做好应急抢险救援、救灾救助等工作。要强化应急值班值守,严格落实领导带班、24小时值班值守和信息报送等制度,时刻保持应急状态,一旦发生突发灾情险情,确保有力有序高效处置。 

  四、注重实效,强化应急演练和准备 

  防灾减灾宣传周期间,各乡镇(街道)及市减灾委成员单位要组织灾害高风险区、灾害多发易发区的重点防灾单位、中小学校、乡镇和村组结合实际开展应急避险演练,重点针对人员疏散、群众生活救助、伤员救治、应急指挥、物资调运、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应对处置,切实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要根据灾害形势变化,未雨绸缪做好灾害应急各项准备工作,在灾害易发生的重点地区、重点时段提前做好人员搜救、工程救援、医疗救治等各类应急处突力量准备。要针对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不断拓展救灾物资储备品种,提高救助保障效能。 

  请各乡镇(街道)和市减灾委成员单位及时总结2025年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期间好的做法,于5月16日前将活动总结和统计表一并报送至市减灾办(联系电话:3803560,邮箱:yajz3617235@163.com)。 

  附件: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情况统计表 

 

  永安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 

  2025年4月29日 

  

  附件 

  全国防灾减灾日活动情况统计表 

  填报单位(盖章):      联系人:                 填报日期:   

内容要求 

进展情况 

围绕“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排查身边灾害隐患”主题,开展各类灾害风险基本知识和防范应对技能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以()等形式举办全国防灾减灾咨询日活动()场次,参与()人。 

建设()处防灾减灾安全宣传文化教育体验基地; 

利用()平台推动防灾减灾科普系列产品,覆盖人数达()人。 

聚焦我市公路、铁路、水利水电、市政和城市交通、电力、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和燃气、消防、电动车充电等与群众生活关系密切的涉灾安全风险排查整治工作。 

排查风险隐患()个,已整改()个,参与()人。 

积极组织开展各类灾害风险防范基本知识和灾害应对技能培训等防灾减灾宣传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 

开展防灾减灾宣传进企业活动()场,参与()人; 

开展防灾减灾宣传进农村活动()场,参与()人; 

开展防灾减灾宣传进社区活动()场,参与()人; 

开展防灾减灾宣传进学校活动()场,参与()人; 

开展防灾减灾宣传进家庭活动()场,参与()人。 

在各级媒体发表防灾减灾文章,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上发布防灾减灾有关信息内容;运用各类科技馆、博物馆等防灾减灾宣传阵地,多形式开展防灾减灾体验和科普展览等宣教活动;针对不同社会群体开发设计宣传手册、科普读物、教材、动漫、游戏、公益宣传片等宣传产品,在公共场所和重点位置广泛张贴或悬挂防灾减灾标语、横幅、挂图等,在交通工具电子显示屏、楼宇广告屏持续滚动播放防灾减灾公益广告等。 

中央媒体发表防灾减灾稿件()篇; 

省级媒体发表防灾减灾稿件()篇; 

地方媒体发表防灾减灾稿件()篇; 

新媒体上发布防灾减灾宣传内容()篇。 

开展防灾减灾体验和科普展览()场,参与()人。 

开发设计宣传产品()部; 

在公共场所张贴、悬挂防灾减灾标语、横幅、挂图等( )个; 

播放防灾减灾宣传片()部。 

开展知识竞赛、竞答()场,参与()人。 

有针对性扩充应急物资储备规模,健全应急物资实物储备;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演练。 

新增主要应急物资()件、分别为(),共有主要应急物资()件、分别为(); 

制定应急预案()类; 

开展演练()场,参与()人。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