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教育局2022年教育工作要点

日期:2022-03-11 16:15 来源:永安市教育局
| | | |

  一、总体要求 

  2022年全市教育工作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紧紧抓住三明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和“三沙永”教育融合发展为契机,科学优化教育布局规划,扩增学前教育普及普惠、义务教育学位供给资源,探索思考“双减”政策下义务教育质量如何提升及新高考育人模式改革,实施“总校制”“县管校聘”等教育综合改革,紧盯问题短板,聚焦群众期盼,积极争当三明市创建“国家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的排头兵,推进永安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 

  二、目标任务 

  1.提升教育质量。实施“双减”下质量提升举措,完成三明下达的中高考工作任务,小学学科质量监测和中、高考成绩位居三明各县市前列。 

  2.提升队伍建设水平。继续实施名师培育工程,不断提升学科教师专业水平,确保省学科带头人、名师数量在三明占比持续第一。 

  3.提升“五育并举”育人质量。进一步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品牌建设,培育打造新一批特色项目、特色学校,争创10所省以上特色校或示范校。 

  4.提升服务能力。全力做好2个福建省高水平中职专业群建设,主动对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瞄准3321产业体系,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开办普职融通班,初步建立职普融通培养体系,致力服务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 

  5.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平安校园创建达标率100%,学生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得到加强,力争在校生非正常死亡人数为零、校方责任较大以上安全事故为零、在校生违法犯罪率为零。 

  6.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推进六中等项目建设扫尾工作,实施5个教育补短板应急项目建设,新增学位供给5630个,确保全市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三明要求65%,争取中小学临界大班额较大幅度降低。 

  三、主要措施 

  1.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一要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学深悟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及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深化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不断深化“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实意识形态和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守好意识形态建设主阵地。二要系统推进党建工作。深入推进中小学校“一校一品”党建品牌创建活动,以一中党总支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标杆,引领全市中小学校推行学校党建标准化管理,重点推动引领广大教师敬业奉献、攻坚克难、担当作为,不断增强学校治理能力,培植、孵化出更多的优质名校,推进我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持续深化“三领三强、服务师生”“三级联创”“三好展评”等党建服务品牌创建,坚持党员领导干部挂钩联系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全面加强民办学校党建工作,不断提高教育系统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三要锻造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落实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女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深入实施优秀年轻校长培养工程,加强优秀年轻后备干部、校级领导班子队伍建设,逐步优化教育系统干部队伍结构。着眼于“名师培养、党员领跑”,构建“双培养”机制(即把党员培养成骨干教师,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同时,依托“师德师风建设年”活动,引导广大教师守师德铸师魂,争当“四有”好老师。 

    2.坚持质量提升。一要提升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重点加快城投系列幼儿园建设步伐,大力扶持民办幼儿园普惠发展,提高 我市公办园、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依据《福建省示范性幼儿园评估办法(修订)》《福建省示范性幼儿园评估标准(修订)》等文件,引导省级示范园回归内涵建设,规范保教行为,积极开展课程游戏化、融合教育等前沿领域研究实践,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实施乡村学前教育标准化办学点建设为契机,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不断优化学前教育资源布局,2022年起,争取每年按计划完成创建和评估任务。扎实开展乡村小规模学校附设幼儿园(班)精准帮扶,规范办园行为,加大无证园治理力度,切实纠正“小学化”倾向。实施幼教师资提质工程,抓好园长和教师能力提升培训。二要推进义务教育“补短板”。深入实施小学“强基”、初中“壮腰”工程,巩固提升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学校、乡村小规模标准化学校创建水平。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立足教学常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将教学常规管理贯穿于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健全“行政推动、教科研协同、督导跟进”的常态化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常规管理的规范化水平。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加强中考命题研究和初三备考复习指导,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推广罗坊学校、上坪学校的委托管理、六中与六中北塔分校“名校带分校”等总校办学模式,积极探索开展一中附属学校与二中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新模式,推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三要促进高中教育提质量。深化高中“筑梦”工程,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加快建立适应新高考需要的师资配备机制。主动对接教育部“强基计划”,探索学科优秀特长生培养机制。认真分析查找我市高中教育存在的短板弱项,狠抓高考备考复习,力争2022年高考600分以上人数位居三明前列,永安一中本一上线率继续保持在三明各高中校前3名。四要推动职业教育出巧匠。进一步完善我市职业教育体系,精准对接我市“3321”产业体系,瞄准社会需求,深化“二元制”和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把教学点办在车间,把企业家请上讲坛。合理规划专业布局,重点做好2个省高水平中职专业群建设。试点开办普职融通班,初步建立职普融通培养体系。深入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完善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培育建设特殊教育课改试点校。稳步推进终身教育发展,加强开放大学内涵建设,提升社区教育、老年教育办学水平,开发建设一批远程学习资源,创建一批省级社区教育重点项目和品牌。 

  3.坚持“五育”并举。一要持续构建德育一体化育人体系。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抓好全市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和德育干部培训。广泛开展“红色三明”“三明实践”故事宣讲,用好《红色三明文化读本》和洪田中央红军标语博物馆等8所综合实践基地和研学教育基地,开设一批精品课程和精品线路,塑造红色文化德育品牌,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二要推进学校体育美育工作。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持续开展大课间活动和阳光体育运动,举办中小学生体育联赛,推进“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特色模式创建。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鼓励学校结合实际组建各类美育社团,帮助学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和爱好。推进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建设,力争在改善学校照明环境、开展视力监测干预等方面取得新突破。三要加强校外实践教育。贯彻落实《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推动学校因地制宜组织开展家务劳动、校园劳动、志愿服务等劳动实践活动。发挥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乡村少年宫作用,开展各类校外实践活动。积极创建绿色学校,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四要健全协同育人机制。加强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大心理健康教研、培训力度,充分发挥我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作用,及时为青少年学生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持续推进贫困留守儿童“雏燕”关爱行动,进一步扩大校内“四点半学校”覆盖面和受益面。五要做好国防、双拥及语言文字工作。抓好双拥模范城市创建工作,加强征兵宣传动员,配合做好适龄青年新兵征集、政审工作。举办中华经典诵读及推普宣传周等活动,推进“书香墨香校园”创建。六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落细落实“八个一”和构筑五层“校园防护圈”要求。加强卫生专技人员队伍建设,抓好学校其他传染病防控,深入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 

  4.坚持队伍建设。一要狠抓师德师风。持续开展“师德建设年”活动,推动师德师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推动制定教师职业行为负面清单及失范行为处理办法,推行教师资格申请认定师德承诺制度,严把“入口关”。开展永安市“十佳教师”评选等活动,引导广大教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争做“四有”好老师。二是深化协同培养机制。抓好校长、教师、教研员、责任督学“四支队伍”建设,完善吸引、培养、留住教育人才政策,多措并举做好新教师尤其紧缺学科教师招聘力度,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年龄、专业和性别结构。发挥教师进修学校作用,推进教师进修学校标准化建设,搭建教科研和师资培训新平台,推动实现县、校教研联动,提升教科研支撑能力。增设各类“名师工作室”,搭建“教研联盟”和“名校跟岗”等平台,举办各类论坛、教师技能大赛等,确保名师名校长队伍数量继续位居三明前列。三要落实正向激励机制。进一步动态完善“1+4”正向激励机制,不断创新教师进城考聘、遴选与交流机制,不断优化教师流动,加强教师聘后管理,不断激发教师内生动力,进一步提振教师队伍精气神。 

  5.坚持改革创新。一要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秉持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进一步优化巴小与巴小分校“名校带新校”及六中与六中北塔分校“名校带分校”等5种总校制办学改革,积极探索一中附属学校与永安二中城乡学校发展共同体,完善城乡学校教研联盟,推动“总校制”办学向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延伸。深化高效课堂教学改革,聚焦课堂主阵地,总结推广西小“问学”、北小“一少二多”、南小“学习共同体”等本土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初中以六中、民族中学、一中附校课改校构建“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合作展示反馈”等课改模式,以点带面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探索将推进教育评价改革情况纳入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强化结果运用,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二要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新时代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精神,完善教育督导机构合理设置,进一步加强督导机构和队伍建设,努力形成统一协调、统一部署、分工明确的工作格局。认真落实三明市级“两项督导”整改反馈问题,推动开展素质教育督导和乡镇“两项督导”。三要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加大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力度,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巩固学科类培训盈转非、师德失范、虚假广告等不良行为整治实效,牵头会同市场监管局等部门加大对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力度。 

  6.坚持教育公平。一要推进教育补短板项目建设。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加强政策研究,抓好项目储备和对接争取。持续优化教育总体布局,树立“教育补短板和城市建设联动发展”理念,科学编制基础教育规划,加大学位供给,到2025年,规划实施教育补短板项目23个、总投资7.04亿元,并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建成后可增加学位1.7万个。2022年重点加快推进燕城小学、一中学生宿舍楼、西门小学教学综合楼等6个项目建设,总投资3.2亿,进一步缓解城区学校“大班额”问题。二要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重点开展对脱贫家庭学生、留守儿童两个特殊群体的帮学帮困活动。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资助机构与队伍建设,深化资助育人,精准落实各项教育资助政策。三要优化招生报名方式。着眼于便民服务,持续完善招生报名办法,践行“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城区秋季小学一年级和城区幼儿园新生实行全流程网上报名办理。抓好各类教育考试组织与实施,确保新高考等各项考试安全平稳顺利。四要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深化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行动,深入实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加强“名师课堂”“名校网络课堂”建设,扎实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7.坚持教育保障。一要健全教育经费保障体制。充分发挥教育督政作用,督促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要求。完善教育事业统计数据质量核查机制,提高教育统计服务决策能力。加强财务内控制度建设,严格财经纪律,规范财务管理,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二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教。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精神,广泛开展“学宪法用宪法”系列活动,推进“法治教育示范校”创建,抓好工会、共青团、学生会建设,加强和规范学校政府采购及工程建设招投标管理、档案管理等。健全学校法律顾问聘用、管理制度,完善以学校章程为核心的现代化学校治理体系,不断提升依法治校能力和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互联网+服务”“互联网+监管”为抓手,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工作,提升政务服务和监督管理水平。做好教育诉求件办理,更好发挥12345平台等倾听民生、解决民忧、为教育决策提供参考作用。三要维护教育系统安定稳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发展的重要论述,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加强学校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围绕“平安校园”创建,持续推进扫黑除恶、扫黄打非、毒品预防教育、预防电信诈骗、校园安全大排查大整治、学校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护校安园”专项行动、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等,全力守护师生安全。加强网评员、信息员队伍建设,完善舆情应对处置机制。加强教育新闻宣传工作,主动对接各级主流媒体,持续讲好“永安教育故事”。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