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永安市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政策解读

日期:2022-05-27 16:44 来源:政府信息公开中心
| | | |

  日前,永安市人民政府颁布了《永安市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永安市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永政文〔2022〕30号),以下简称新“两纲”。现对编制新“两纲”的背景依据、主要内容和组织实施解读如下:

  一、 背景依据

  妇女儿童事业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儿童工作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国家和民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儿童优先原则,统筹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永安市委市政府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来闽来明考察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高度关心重视新时代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先后制定实施了三个周期的永安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保障妇女儿童权利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妇儿工委)协调、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妇女儿童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妇女儿童和家庭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为了科学规划未来十年妇女儿童发展新目标新任务,助力建设“五个永安”,奋力谱写永安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依据宪法和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福建省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福建省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三明市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三明市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永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市男女平等和妇女儿童发展实际,制定《永安市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永安市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第四个周期“两纲”)。

  二、 主要内容

  新“两纲”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主线贯穿全篇。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福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三明市第十次党代会和永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工作部署,锚定新发展阶段新永安建设目标,科学设置新“两纲”总体框架、主要内容和工作目标。新“妇纲”和“儿纲”均分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组织实施”“监测评估”四个部分;与上周期“两纲”相比,新“两纲”既保持了延续性,又具有新的特色和亮点。其中,新“妇纲”共设置健康、教育、经济、参与决策和管理、社会保障、家庭建设、环境、法律8个领域,提出77项主要目标和101项策略措施,对比上周期纲要,增设1个“妇女与家庭建设”领域;新“儿纲”共设置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7个领域,提出74项主要目标和94项策略措施,对比上周期纲要,增设“儿童与家庭”“儿童与安全”2个领域。

  同时,新“两纲”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编制依据更加科学严谨。既有贯穿全过程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事业和妇联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指导,又有各类调研、座谈会的第一手数据支持,让编制工作在理论和实际结合中,贴近妇女儿童诉求。既参考上一轮“两纲”实施情况,又结合我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的专门要求,在现时和未来的衔接中,突出妇女儿童发展的前瞻性和协调性。既强调妇儿工委成员单位的责任意识,又整合全社会力量,在认知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意义中,加快妇女儿童友好型社会的合力构建。二是编制过程更显永安特色。在重视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方面,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实施市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基本设备装备提升工程,推进永安市妇幼保健院“补短板”项目建设,融入总医院协同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保障妇女儿童享有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在保障妇女儿童平等接受教育方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小学“强基”、初中“壮腰”、高中“筑梦”工程,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构建“区域推进与片区互动,集中指导与分片服务”相结合的教研体系。深化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总结推广六中、民族中学、一中附属学校及西小、北小、南小等课改模式,以点带面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推进性别平等教育,将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体现在教育工作全过程。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方面,提升家庭发展能力,为用人单位建立家庭友好的工作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帮助妇女平衡工作与家庭。落实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提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低于4.5个。促进婚姻家庭关系健康发展,做好婚姻家庭咨询辅导,开展婚前辅导、婚姻家庭关系调适、离婚辅导等“一站式”服务。针对妇女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到2025年,推动社区均衡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为有需要的妇女提供心理康复治疗服务。到2030年,50%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优化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方面,提出鼓励妇女儿童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建设,持续提升“满意在永安”品牌,深入开展以全国文明城市为统揽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惠及城乡妇女儿童。开展妇女儿童友好城市、友好社区创建工作,培育一批有特色有温度的市级儿童友好社区示范点。扶持发展适合城乡低收入妇女自主发展的乡村旅游、茶产业、农村电商、家庭农场、手工编织等特色产业项目。三是纲要实施更加切实可行。新“两纲”编制过程中,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妇女儿童工作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部分指标优于国家、省制定情况,如:国家纲要、省纲要规定社区居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在50%左右,我市纲要中明确社区居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保持在60%左右,以上指标的制定是调研了我市2020年度社区居委会成员中女性的比例为92.82%,有较好的发展基础。部分指标普惠性优于现有情况,如当下规定女性HPV疫苗接种推广年龄为13周至14周半,考虑到未来普惠发展趋势,纲要中将接种年龄拓展为13周至15周岁。

  三、 组织实施

  新“两纲”提出六项保障措施: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新“两纲”的组织实施全过程各方面。二是完善制度机制。健全督导检查制度,定期对纲要实施情况开展督查。健全报告制度,责任单位每年向市妇儿工委报告纲要实施情况和下一年工作安排,市妇儿工委每年向上一级妇儿工委报告本市纲要实施情况和下一年工作安排。健全议事协调制度,定期召开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妇儿工委全体会议等,研究解决问题,部署工作任务。三是落实工作责任。市政府负责纲要实施工作,市妇儿工委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工作,市妇儿工委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各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结合各自的职责,承担落实纲要中相应的目标任务。四是加强能力建设。开展多形式培训,增强政府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和人员实施纲要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加强妇儿工委及其办公室能力建设,促进机构职能优化高效。五是加大经费支持。市政府将实施纲要所需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现妇女儿童事业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源,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六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成就,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宣传编制和实施“新两纲”的重大意义,努力营造有利于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 图片解读
  • 文字解读

  日前,永安市人民政府颁布了《永安市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永安市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永政文〔2022〕30号),以下简称新“两纲”。现对编制新“两纲”的背景依据、主要内容和组织实施解读如下:

  一、 背景依据

  妇女儿童事业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儿童工作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国家和民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坚持儿童优先原则,统筹推进妇女儿童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永安市委市政府秉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来闽来明考察期间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高度关心重视新时代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先后制定实施了三个周期的永安市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保障妇女儿童权利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政府主责、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妇儿工委)协调、多部门合作、全社会参与的妇女儿童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妇女儿童和家庭的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为了科学规划未来十年妇女儿童发展新目标新任务,助力建设“五个永安”,奋力谱写永安全方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依据宪法和民法典、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按照《福建省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福建省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三明市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三明市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永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我市男女平等和妇女儿童发展实际,制定《永安市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永安市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第四个周期“两纲”)。

  二、 主要内容

  新“两纲”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工作的重要论述作为主线贯穿全篇。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福建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三明市第十次党代会和永安市第十四次党代会工作部署,锚定新发展阶段新永安建设目标,科学设置新“两纲”总体框架、主要内容和工作目标。新“妇纲”和“儿纲”均分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发展领域、主要目标和策略措施”“组织实施”“监测评估”四个部分;与上周期“两纲”相比,新“两纲”既保持了延续性,又具有新的特色和亮点。其中,新“妇纲”共设置健康、教育、经济、参与决策和管理、社会保障、家庭建设、环境、法律8个领域,提出77项主要目标和101项策略措施,对比上周期纲要,增设1个“妇女与家庭建设”领域;新“儿纲”共设置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7个领域,提出74项主要目标和94项策略措施,对比上周期纲要,增设“儿童与家庭”“儿童与安全”2个领域。

  同时,新“两纲”体现了“三个特点”:一是编制依据更加科学严谨。既有贯穿全过程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妇女儿童事业和妇联工作重要论述的理论指导,又有各类调研、座谈会的第一手数据支持,让编制工作在理论和实际结合中,贴近妇女儿童诉求。既参考上一轮“两纲”实施情况,又结合我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远景目标纲要的专门要求,在现时和未来的衔接中,突出妇女儿童发展的前瞻性和协调性。既强调妇儿工委成员单位的责任意识,又整合全社会力量,在认知妇女儿童发展的社会意义中,加快妇女儿童友好型社会的合力构建。二是编制过程更显永安特色。在重视保障妇女儿童健康方面,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推进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实施市级妇幼保健机构标准化建设和基本设备装备提升工程,推进永安市妇幼保健院“补短板”项目建设,融入总医院协同推进公共卫生服务,保障妇女儿童享有高质量的医疗保健服务。在保障妇女儿童平等接受教育方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小学“强基”、初中“壮腰”、高中“筑梦”工程,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构建“区域推进与片区互动,集中指导与分片服务”相结合的教研体系。深化高效课堂教学改革,总结推广六中、民族中学、一中附属学校及西小、北小、南小等课改模式,以点带面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全面推进性别平等教育,将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体现在教育工作全过程。在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方面,提升家庭发展能力,为用人单位建立家庭友好的工作环境提供政策支持,帮助妇女平衡工作与家庭。落实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支持措施,提出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不低于4.5个。促进婚姻家庭关系健康发展,做好婚姻家庭咨询辅导,开展婚前辅导、婚姻家庭关系调适、离婚辅导等“一站式”服务。针对妇女和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到2025年,推动社区均衡开展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为有需要的妇女提供心理康复治疗服务。到2030年,50%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优化妇女儿童生存发展环境方面,提出鼓励妇女儿童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建设,持续提升“满意在永安”品牌,深入开展以全国文明城市为统揽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惠及城乡妇女儿童。开展妇女儿童友好城市、友好社区创建工作,培育一批有特色有温度的市级儿童友好社区示范点。扶持发展适合城乡低收入妇女自主发展的乡村旅游、茶产业、农村电商、家庭农场、手工编织等特色产业项目。三是纲要实施更加切实可行。新“两纲”编制过程中,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妇女儿童工作实际结合得更加紧密。部分指标优于国家、省制定情况,如:国家纲要、省纲要规定社区居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在50%左右,我市纲要中明确社区居委会成员中女性比例保持在60%左右,以上指标的制定是调研了我市2020年度社区居委会成员中女性的比例为92.82%,有较好的发展基础。部分指标普惠性优于现有情况,如当下规定女性HPV疫苗接种推广年龄为13周至14周半,考虑到未来普惠发展趋势,纲要中将接种年龄拓展为13周至15周岁。

  三、 组织实施

  新“两纲”提出六项保障措施: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妇女发展道路,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新“两纲”的组织实施全过程各方面。二是完善制度机制。健全督导检查制度,定期对纲要实施情况开展督查。健全报告制度,责任单位每年向市妇儿工委报告纲要实施情况和下一年工作安排,市妇儿工委每年向上一级妇儿工委报告本市纲要实施情况和下一年工作安排。健全议事协调制度,定期召开妇女儿童工作会议、妇儿工委全体会议等,研究解决问题,部署工作任务。三是落实工作责任。市政府负责纲要实施工作,市妇儿工委负责组织、协调、指导、督促工作,市妇儿工委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各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结合各自的职责,承担落实纲要中相应的目标任务。四是加强能力建设。开展多形式培训,增强政府有关部门、相关机构和人员实施纲要的责任意识和能力。加强妇儿工委及其办公室能力建设,促进机构职能优化高效。五是加大经费支持。市政府将实施纲要所需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实现妇女儿童事业和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动员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源,发展妇女儿童事业。六是加大宣传力度。大力宣传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妇女儿童事业发展成就,宣传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宣传编制和实施“新两纲”的重大意义,努力营造有利于促进妇女全面发展、儿童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